编者按: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激发人才活力,生动展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形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育人故事”专栏,讲述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书育人的生动故事,展现辽宁工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通过一部影片,讲述一个故事,表现一份责任,给人一种感动。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人,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之心。但人海茫茫,个体差异之巨大,地域辽阔,决胜小康之任重,要想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何其难也!也正因为如此,迎难而上才彰显了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知难而进才见爱生如子的大爱情怀。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才有了从事高等新闻教育二十年工作的我与“那些”孩子们的故事。
入学初见的他
新生见面会的环节各学院和班级大致相同又各有不同,但新生自我介绍往往是常见的一个环节。记得那一年的新生见面会上他是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多年的记者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一个人的经验,通过对他讲话内容及表达时的语气、语调及眼神的观察,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后来的大一《广播电视概论》课上及大二的《广播电视采访》课上以及课下的众多交流也印证了我的第一判断,他确实是一个需要关心与关爱的孩子!
来自大山深处的他,很早就成了一个留守儿童,在与祖辈的相依为命中走过了人生的一段路程,性格、心理等方面与同龄人是有不同的。读书多、自理能力强、缺少社会阅历、缺少关爱等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他渴望关爱又极度自尊,看法不成熟却固执己见渴望被认可,渴望融入集体却又不善交际……看他手拿照片讲述小小年纪就自己劈柴做饭,寒暑假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爷爷又要完成作业的故事,日久天长,人近了、心近了,人熟了,心暖了,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毕业后他去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虽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但能独闯江湖已属不易,每逢遇到一些困惑仍常常联系交流,在朋友圈他也经常发几句诸如“当年我们老院长曾说过……”之类的话。
调研出来的她
事前调研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许是十几年新闻采编工作的实践,也许是党委秘书岗位的历练,总之从当上教师的第一次课开始,课前调研的习惯就一直保持到现在,不论工作有多忙有多累,从没有中断过。在我所做的课前调研中,除了常见的一些内容外,其中有一项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状态、现实表现的调研,为了尽可能地获取第一手的真实信息,我每次都尽可能地扩大调研范围,如:班导师、辅导员、副班主任、班干部等。
来自北方的她就是在课前调研中走入我的视线的。人际交往障碍加上心理上的一些小问题使得她在学习上很不顺心,针对这种情况,在开课之初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我就提前找到几位学习好又有爱心的同学做思想工作,与她同为一组,力争做到学习生活双关心,在团队协作时多鼓励多包容,在课堂提问环节也尽可能地给她机会。记得一次小组作业展示环节,讲台上的我与座位上的小组同学一个眼神确认过后,她被现场推举到讲台上代表小组做讲解,流利的表达,自然的举止,开心的表情,让全班同学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直到毕业,只要见到我,原来退避三舍的她一定会远远地问一声:“老师好!”
推门而入的她
一个夏日的午后,正在忙材料的我突然听到走廊里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旋即办公室的门也被突然推开,看她满头大汗着急忙慌的样子,确实吓了我一跳。刘老师,我跟你说件事,你给评评理!我说,别急,坐下喝口水慢慢说。一阵机关枪似的陈述过后我终于听明白了,原来她是被误会了,而且误会她的人不论是学校的还是学院的在她的心目中都是有分量有话语权的人,所以才导致她的压力之大、情绪波动之大!一阵依事说理,客观分析过后,她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话匣子也再次打开,从此让我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又增加了一个应该多多给予关心帮助的她。
作为一个来自大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极其单纯的内心,口无遮拦的性格,加上人际交往上的不成熟,让她在同学中显得与众不同,自己在情感方面也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受到了伤害和打击!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个别“两面人”面对她的不当表达而表现出来的令人不堪的一面,让她厌恶至极又困惑不已!单纯外向的她其实是极其聪明的,有些道理一说即通,有些提示一说即懂,有些事情一点就透。毕业帮她联系单位,考研给她提供指导,每到关键时刻,凡遇困惑烦恼,必有信息交流。变化之大,进步之快,让家长欣喜不已,让同学刮目相看。只是心直口快的性格却是一时难以改变,也因此给我带来一些不大不小的困扰!由于她不分场合的表达对刘老师的赞美和“喜欢”,以致让一些同学和同事难免浮想联翩,但与学生的破茧成蝶相比,看着她们父女新年远道驱车专程送过来的亲手绣制装裱的牌匾,我的内心有的只是做老师的快乐和做一个好老师的动力!
开怀大笑的她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来自《广播电视采访》的课堂上,第三排中间偏北的位置几乎成了她的专座。专注的神情,积极的互动,让我丝毫没有想到毕业之际我会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她!
作为我所负责指导的毕设小组的一员,随着交流的增多,了解的加深,也愈发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家族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父亲平时关心少,母亲工作太忙顾不上,教育方式又是简单粗暴式的,父女疏离,母女漠然,从小到大几乎就是“可秧长”“独行侠”的状态!来路艰难,去路茫然,她已经无心做毕业设计,甚至有一次在我面前干脆说出了“我不要毕业证了,给我毕业证也没用”这样的话。后来同组同学告诉我,她对未来已经心灰意泠毫无信心方向感,正沉迷于佛教之中。言之所信,信其所服。当年文科生的历史知识积累和后来媒体工作的见识,让我在同她关于佛教话题的交流中游刃有余。她要表达,我就静心聆听,她要求证,我就因势利导。聊到高兴处她竟开怀大笑起来。信心有了,动力也就有了,毕设任务完成的也就顺了。以我对她的了解,只要引导得当,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在很多方面她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语言表达、比如数学……
今年我从事本科教学工作20年。20年“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太阳石精神的传承,20年“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校训及“厚德敏行 精艺进取”院训的践行,靓丽了每一个传媒人的人生画卷。20年了可以做点什么纪念一下呢?于我个人而言写点文字是比较切实可行的。那么写点什么呢?思来想去就形成了上面的这些文字,其用意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我个人心迹的表达:愿所有的学生一切安好!一个都不能少!二是与后生可畏的同仁们共勉:锦上添花虽可贵,雪中送炭更温暖,事业心责任心爱心是干好教师这份良心活儿的基础。三是向一路走来理解、支持、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尤其是那些为一个都不能少而默默付出的同事、同道们表达敬意!
千好万好不如一个都不少!你在他乡还好吗?!我亲爱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心中你们一个都没有少!